清法之一。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
出《素问·气穴论》。即阴跷脉的照海穴,阳跷脉的申脉穴,左右共四穴。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即水毒病,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LI2。出《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荥(水)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动、静脉的指背及指
病名。痟通“消”。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消渴,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T3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8寸;或于外膝眼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取穴。另说“在上廉下一寸”(《太平圣惠方》);“膝下五寸许”(《针灸大全》)。布有腓肠
书名。清·陈杰辑。参见回生集条。
【介绍】:唐代医家。对《内经》颇有研究,尤精针灸学。撰有《明堂论》1卷,已佚。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