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东汉针灸学家。本是一位民间医生,经常垂钓于涪水附近,被统治阶级蔑视为“乞食人间”,以至连姓名都不传而称涪翁。由于其深入实践,在医学上有一定成就。著有《鍼经》和《诊脉法》,惜均不传。其弟子程高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黄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饮凌肺引起者。《医学入门》卷四:“水咳,因饮茶水停蓄,为涎上涌,身热,胸满、怔悸者,小青龙汤;身寒胁硬者,玄武汤;结胸者,小半夏汤。……小便闭者,十枣汤;小便涩者,五苓散。”《伤寒六
【介绍】:宋代医僧。江西九江人。得名医庞安时之传,精医术。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川芎碱,冰片。滴丸剂,每服四至六小粒,急性发作时十至十五粒,吞服或含服。功能活血止痛。治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
病证名。①指血浸眼中。初生艰难,血浸眦睚,遂溅渗其睛,以致神瞳不见,名血眼。②指血脉贯瞳。《保婴易知录》:“儿百日内乳嗽不愈,以致血脉贯瞳,而眶紫黑,或白珠红赤如血,亦名血眼。”
《仁斋直指方论》卷四方。羌活一两,槟榔、防风、炒桑白皮各五钱,炒郁李仁、大黄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黑豆一百粒,水煎服。功能疏泄风毒。治脚气热盛者。若热甚大便秘,重用大黄。
鼻尖两旁之圆形隆起部。见鼻条。
出《名医别录》。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