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清魂汤,见该条。
揄,旧作摇。指明确判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揄,牵引;申,同伸。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
见《山东中药》。为萱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出《灵枢·小针解》。又名职。四肢。见该条。
病名。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卷上:“耳沁,寒热交作,焮肿疼痛非常。”指聤耳之急性者。详聤耳条。小儿耳内肿痛之症。多由内有风热,复有水入耳所致。症见寒热交作,大哭不已,睡中惊啼,察其耳窍,焮红而肿。治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为井疽破溃所形成的瘘。详井疽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木香二两,黄连二两半,肉豆蔻(大者生用)七个。为细末,鸡子清搜和为饼,慢火上炙至色红极干,再研为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泻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