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兼通道术,是东晋著名科学家、医学家葛洪的老师。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紫花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又称养津液。用滋养津液的药物,治疗因高热等原因而引起耗伤津液的方法。如症见发热,口干渴,唇燥,舌红,苔黄或白而干等,用增液汤或益胃汤之属。常用药物有玄参、生地、麦冬、花粉、石斛、知母等。
即手第三指。《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
病证名。《竹林寺妇科秘方考》:“经水内有白虫如鸡肠,满腹疼痛。宜推虫从大便出。先用追虫丸(续随子、槟榔、牵牛子、大戟、甘遂、芫花、当门子),后用建中丸(黄芪、肉桂、甘草、白芍)。”
古病名。详见水毒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