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七十九。指小儿因疳而致的癖疾,疳、癖并存之证。癖块潜匿于右胁下,其状如梳,触之隐痛。兼见肌肉不生,渐成羸瘦,或作潮热,肚腹渐大。治宜消疳化癖。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指病邪在某经传变至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参见传经尽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桐君药录条。
舌质红而有裂纹。为里热内迫,肺胃阴伤,宜甘寒泻火,育阴生津。
舌边白厚,中央有黑干苔通向舌尖。为脏腑实热炽盛之候,症见大热、大渴、烦躁谵语、便闭、咽干,宜白虎、承气合用,清热解毒攻下(见《伤寒舌鉴》)。
【介绍】:见卢之颐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小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