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小儿肺胀似痫。表现上气喘急,鼻翼扇动,两胁闷乱,喘喝声嗄,痰涎壅塞者,即为此证。其状险恶,宜急攻下,用牛黄散(《幼科发挥》)。
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即破伤风,出《诸病源候论》。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即“中运”,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扁豆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各种昆虫误入外耳道。应立即设法取出之。宜先选用油剂、葱汁、大蒜汁或氯仿液等滴耳,将昆虫杀死后取出,取出时切勿损及鼓膜。
病名。常见于重症中暑。指感受暑邪,热极神昏,卒然痉厥的病证。《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稍与紫雪丹。”“大人暑癎,亦同上法。热初入营,肝风内乱,手足瘛疭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海金沙草,详该条。
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即子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