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幼幼集成》卷二方。即沆瀣丹,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北京中医》。位于天宗与腋后皱襞尽头的连线上,距天宗1.5寸处。主治咽喉炎。直刺0.5~0.8寸。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阴主三阴之表,故为开。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泽廓。详该条。
即安胃片,见该条。
同啜。饮、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歠热稀粥。”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炒无名异、炒木耳、大黄各五钱。为细末,蜜水调涂患处。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体痛候》。用指腹压在局部不动,比压法要轻。
见《广东中草药》。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疟疾之一。①指专受暑邪而得疟者。《证治汇补·疟疾》:“暑疟者,其症大寒,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暑疟者,专受暑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