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循衣摸床

循衣摸床

证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亦作捻衣摸床。指患者神昏时,二手不自主地抚摸衣被或床缘的动作。多见于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候。《伤寒括要》卷上:“循衣摸床,必兼见撮空怵惕肝主筋肝热甚,故动惕也。……仲景主下者,因其不大便也。若内无燥屎,而脉重按无力者,往往以大补气血而愈。此法外之变通也。”参见撮空理线条。

猜你喜欢

  • 妇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厥逆头痛

    病名。指寒厥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又称脑逆头痛。症见头痛连及齿痛,四肢厥冷,面青呕吐。治宜温中散寒,用羌活附子汤、白附子

  • 气促

    证名。呼吸短促。多属虚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九:“促者,即经之所谓短气者也。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劳动则甚,此肾经元气虚也。盖肾为气之根,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则精不化气,下

  • 后血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 宋钟岳

    【介绍】:见宋祥麟条。

  • 土薄荷

    见《泉州青草药》。为剪刀草之别名,详该条。

  • 頄(qiú 求)

    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外侧之高骨,或称颧骨。《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邪上出于烦。”张景岳注:“目下曰,即颧也。”

  • 六阳

    指手、足六阳经。《灵枢·脉度》:“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 伤寒补例

    书名。2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905年。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中“伤寒例”所申明的“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的理论,通过对伤

  • 鱼脊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由阳虚,复感湿热结滞而成。此证发展缓慢,患处皮肤坚硬肿痛,初起白泡,渐扩大形长似鱼脊,破后流黄水,成脓较迟。治宜补气温散活血。始用隔蒜灸,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内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