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病证名。指小儿伤食所致的吐泻。多因脾胃嫩脆,乳食失节,壅塞脾胃而引起。《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乳食不化,其吐及粪皆有酸臭气者,此伤食吐泻也。”治宜消食导滞。用胃苓汤加减。
外生殖器。《素问·至真要大论》:“阴中迺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分风病为三十六型,故名三十六风,包括疠风在内。
仲景指六种外邪伤害正气的脉象。即弦、紧、浮、滑、沉、涩。《伤寒论·平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即小儿丁奚疳,久不瘥转变而成。参丁奚疳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官阶正三品。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名。系指口角生疮干裂。多由脾经积热所致。常为干疮,生于口角,开口则燥痛异常,遇风则裂,并微有清血。治宜清泻脾热,可选用干葛、升麻、赤芍、生甘草、黄芩、麻黄、肉桂、生姜、葱白等煎服。外涂卵黄油等脂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