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岩大蒜

猜你喜欢

  • 痘科正传

    书名。又名《痘疹正传必读》。6卷。清·沈巨源撰。刊于1696年。卷1~2论痘症各期的症治;卷3~5集引古今治痘理论与医方。作者于痘疹理论,宗费启泰《救偏琐言》一书;在治疗上,对攻下之法尤为重视。

  • 始胞

    指妇女怀胎三月之称。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

  • 白头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脾藏营

    出《灵枢·本神》。营,指循行于脉中的精气,它生于水谷,源于脾胃,有化生血液的功用,故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谓脾有藏纳营血的功能。

  • 黑圆翳

    病名。《古今医统》:“此证头旋脑热,眼生黑花,肝胆积热,风火上冲……翳色如烟,隐隐深沉,如水之中,不能视物。”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 顾尚之

    【介绍】:见顾观光条。

  • 疔疮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熊戏

    导引法,系模仿熊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最早见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庄子》:“熊经鸟伸。”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也有熊的摹仿动作,亦称熊经。《后汉书·华佗传》始列入五禽戏中,但无动作

  • 肋疽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夹荧疽。由肝经火毒郁怒结聚而成。生于两胁肋骨间,初起肿块如梅李,渐大如碗,色紫暗或焮红,肿痛连及肩肘,脓溃稠粘者顺,溃出清水者逆。相当于肋骨结核、肋骨骨髓炎等。治宜清热解

  • 辣虎

    见清·龙柏《药性考》。为辣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