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八。瘤体多生于手背,内容物如桃胶,故名。治法宜以三棱针穿破瘤体,挤出内容物或用丰术治疗。即腱鞘囊肿。
见《本经逢原》。即甜瓜子,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即正骨紫金丹,见该条。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舌面无苔,光滑如镜,像剥膜猪肾,色彩鲜艳,乃肝肾阴亏之候。宜滋补肝肾。
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玉梁骨伤,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斛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湿热郁结,上攻于耳所致。症见耳轮生疮,赤烂难敛,此愈彼发,缠绵难愈。治宜清热除湿、消肿解毒。治疗参见旋耳疮、月蚀疮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