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医方

小儿医方

儿科医书。朝鲜族崔奎宪著。后经李基荣、李命七等整理出版。全书记载310种小儿常见病的病因、证候、辨证施治方剂234首,并论述了小儿调护法及小儿诊断法。1943年由杏林书院出版。

猜你喜欢

  • 暑痿

    病证名。①指暑令患阳痿者。《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暑痿者,暑天膏粱之人,阳事顿痿,此不可全用热药,亦不可全用凉药,宜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②指肢弱无力,筋弛不收的痿证。《类证治裁·痿症》:“长夏

  • 大力黄

    见《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形症

    小儿患病而表现于身形体态方面的征候。《幼科指南心法》:“要识小儿形症,但将相貌推求。黄浮肌瘦痞瘕瘤,唇摄面青痛楚。吐舌唇焦内热,昏昏好睡脾辜。手掀足掣是惊由,疳疾青筋大肚。”“眼角眵生肝热,口边涎出脾

  • 恶(wù 误)寒

    证名。即怕冷。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有卫气虚衰,不能实表分肉而恶寒者;

  • 梅文梅

    【介绍】:见梅深师条。

  • 针灸聚英发挥

    见针灸聚英条。

  • 胆虚不得眠

    证名。指胆虚受邪,神气不宁所致的失眠。《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论曰:胆虚不得眠者,胆为中正之官,是少阳其经也。若其经不足,复受风邪则胆寒,故虚烦而寝卧不安也。”治宜补肝温胆,可用温胆汤、酸枣仁丸、五补

  • 脆者坚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属脆弱虚证应采用固补的治法。如肺虚咳血,用百合固金汤;肾虚滑遗,腰膝痰软,用金锁固精丸。

  • 肺痨

    病名。即肺劳。《慎柔五书》卷四:“肺痨热,瘦损,有虫在肺,令人咳逆气喘。”治以五膈下气丸等方。本病与肺结核病相类似。参见肺劳、虚劳、劳瘵条。

  • 回肠

    人体部位名。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灵枢·肠胃》:“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