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头顶部。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即泡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引起喘嗽痰鸣的涎液。《东医宝鉴》:“顽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治宜豁痰降逆。用涤痰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书名。1卷。金·张元素撰。约成书于13世纪。本书主要根据《灵枢·经脉》所述各脏腑的本病、标病、证候和在治疗上所用的虚补、实泄等法则,对所使用的药物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如肺病实证用泻法,泻法又分各种情况
指咳嗽不咳则已,一咳则连续十数声至数十声。多因燥热灼津而致。《医述》载方星岩之说:“顿嗽症,大都肺燥津伤,故咳剧痰不易出,宜仿清燥救肺汤大意。”亦称顿呛,详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见《本草蒙筌》。为秫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