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筋。《灵枢·五味》:“阴者,积筋之所终也。”详宗筋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野芋之别名,详该条。
出明·万全《家传痘疮心法》。即痘疮。详该条。
证名。又称背伛偻、大偻。指曲背俯身、脊椎突出。《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
出《本草拾遗》。即荜拨根,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芙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热,乃气血俱实也。宜服红花当归汤(红花、当归、牛膝、苏木、枳壳、三棱、莪术、赤芍、芫花),破其余血,而热自止。”参见气滞痛经、血瘀痛经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五指毛桃根之别名。②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金雀根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