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喉科。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阴主三阴之表,故为开。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为溺、为汗、为泣、为唾、为髓,是为津液之五别。津液五别之道失常,癃闭而不通,则为水胀之病,故名。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即玉泉散第二方,见玉泉散条。
痧证之一。指痧毒滞结脏腑经络而慢性发作的病证。《痧胀玉衡·慢痧必须速治》:“痧若紧者,只在顷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诚痧之慢矣。……痧毒蔓延于肠胃经络间者
病证名。遍身出现大小青紫斑点的证候。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稍有寒热,忽生青紫斑点,大小不一,但有点而无头,色紫若葡萄,发于头面者点小,身上者点大,此表症相干,直中胃腑,邪毒传攻,必致牙宣。”治
证名。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大便多粘沫。参见泄泻、痢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