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之一。指治病不宜妄用攻伐、苦寒等药物戕伤胃气。人以胃气为本,“纳谷者昌,绝谷者亡。”胃气足则元气易复,胃气伤则病难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七。即蛊注痢,详该条。
方书。1卷。清·司马湘(晴江)辑。辑年不详。此书汇集七珍双治散、金疮铁扇散等42方,多为外科验方。卷末附“市肆所卖丸散膏丹目录”,收回生再造丸、瞻酥丸等25方;“治杂方目录”,收治哮喘方等治蛇头疔方等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瘀,瘀积。通常指血液停滞。参血瘀条。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病名。患疫喉邪火炽盛,上冲肺经,迫血妄行为鼻衄。此为邪气外达,一般可望痧透神清,喉烂渐减。若衄甚不止者,治宜清火、凉血、止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等加减。并予局部止血。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妇产科》。为一点血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阴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