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
证名。指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筋痿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池,见该条。
【介绍】:见王文谟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向日葵根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出《刺疔捷法》。位于额曲(头维)直上1.5寸处。主治头面疔》疮、偏头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七冲门之一。古人谓消化系统有七个要冲,齿牙如门户,称为户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油桐子,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大椎。见该条。
自汗证之一。《证治汇补·汗病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肾虚自汗,夜热骨蒸。”治宜滋肾以固封藏,可用都气丸、五味子汤等方。参见自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