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锐疽、尾闾发。此证生于尻尾骨(即尾骨)尖处,由三阴亏损,督脉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初起形似鱼肫(chún音纯,即鱼胞),色赤坚痛,溃破后口若鹳咀,朝寒暮热,夜重日轻。溃出稀
眼科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目飞血,详该条。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海马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黄病章》。属阴黄范畴。多由寒湿郁滞,脾阳不振,胆汁外溢所致。证见身目黄色晦暗,神疲畏寒,食欲减退,脘闷腹胀,大便不实,小便短少,舌淡苔腻,脉濡缓等。治宜温中化湿,用理中汤或茵陈术
病证名。《温热类编》卷三:“阳暑,即动暑。”详阳暑条。
见《本草纲目》。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天葵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沈良方条。
推拿方法。在背部选择脊柱有压痛的棘突,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动地用力按压。常用治疟疾及各种脏腑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