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雷公炮炙论》。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指由于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在表的邪气陷入于里的病变。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症见不恶寒、发热更高而神昏、澹妄。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参内陷条
证名。指心中烦乱而闷者。多由下元精气不足或血虚阴火炽盛引起。《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证治准绳·杂病》:“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
【介绍】:见郑虔条。
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详喑痱条。
【介绍】:明代文人。字仪用。浙江嘉兴人。编有《药镜》4卷。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生。字毅叔(一作义释)。拱州(今河南睢县)人。精医术,以医闻名。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