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花叶矮沱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由寒邪外袭,火热内蕴致使喉关及喉核等处色白,咽喉不适,或呈现溃烂而斑色红紫。《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寒包火,伏于肺经。白而不肿,上有红紫烂斑,脉象不数,身热怕寒,火欲外发。用六味汤加味。”
【介绍】:见何瑭条。
见《陆川本草》。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延寿第一绅言》。古称生子为弄璋。
【介绍】:见王清任条。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为收养贫病之人而设。
证名。指冷饮内伤,阴寒凝积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可用豆蔻丸。《类证治裁·胃脘痛》:“积寒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当辛热通阳,术附汤
见《农村常用草药手册》。为黄荆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无名肿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