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土郁

土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指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土郁也。”症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治宜夺之。《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夺者,直取之谓也。湿滞则土郁,脏应脾,腑应胃,……滞在上宜吐,滞在中宜伐,滞在下宜泻,皆夺也。”可用夺郁汤善夺汤疏土汤等方。参见五郁、郁证条。

猜你喜欢

  • 中西医结合

    指中国在五十年代制定中医政策后所实行的一种发展医学事业的措施。早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一部分中医试图用解剖、生理知识印证中医理论,或以中药、西药配合治病,称为中西医汇通派。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

  • 推膝盖骨归原法

    正骨手法。适用于髌骨离位的整复。见《伤科汇纂》卷一。患膝呈半屈曲位,用推挤手法使离位的髌骨复归于原位。再用抱膝固定。

  • 小青鱼胆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 月漏

    指月经,详该条。

  • 黑仁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 胀满

    病证名。多由脾胃损伤,致气壅滞而成。清·潘楫《医灯续焰》:“胀谓胀于外,满谓满于中,排脏腑而廓胸胁,急皮肤而露筋脉,脐凸腰圆,鼓之如鼓,胸腹之疾也。间亦有胀及于头面四肢者,与水肿大同小异,而此则无水也

  • 伤寒活人指掌提纲

    见医要集览条。

  • 肝藏魂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魂,指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志活动,为肝所藏。《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肝藏血,血舍魂。”若肝不藏血,肝血不足,就可出现梦游、梦语或幻视幻觉等所谓魂不附体的病证。

  • 产后脱肛

    出《王节斋公胎产》。多因平素气血两虚,复加产后劳伤,中气益虚所致。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傅青主产后编》加参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

  • 会阴

    ①人体部位名。亦称篡、下极、屏翳。指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医宗金鉴》:“篡者,横骨之下,两股之前,相合共结之凹也。前、后两阴之间名下极穴,又名屏翳穴、会阴穴,即男女阴气之所也”。②经穴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