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见《贵州草药》。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
人体头面部七窍液体(如眼泪、鼻涕、口涎等)的通道。《灵枢·口问》:“宗脉盛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露置户外,任其日晒夜露。②药物剂型之一。参见露剂条。
病名。①《不居集》卷四:“盛暑之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劳热躁攘,火动心脾,令人咳嗽气喘,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胀闷,烦渴不宁,即童稚老夫,亦有此病,昧者以为痨瘵,不知火载血而上升,非真阴亏损,而
证名。出《素问·风论》。指背部正中肌肉、筋脉、骨节疼痛。多因督脉及足少阴肾经病变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脊痛,督脉病也。背痛,肺经病也。……,二经虚,感受六淫之邪则害痛。”“脊以髓满为正,房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