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雅》。为厚朴之别名。详该条。
治疗寒证,当以热药制之。如附子汤、附子细辛汤,治太阳、少阴之寒;四逆汤、理中汤治脾肾之寒;吴茱萸汤、乌梅丸治肝寒;青龙汤治肺寒;薤白汤治心胸之寒;回阳救逆汤统治里寒;桂枝汤治表寒。《汤液本草》卷上:“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面黑子。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金边兔耳,详该条。
见《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方。石斛、肉苁蓉(酒洗,去皱皮,切,焙干)各二两,远志、菟丝子(酒浸一夜,捣)、续断各一两一分,炮天雄三分,熟地黄、枸杞子各二两半,大枣肉二两。为末和匀,每服二钱匕,空腹温酒送下,
【介绍】:见张筱衫条。
见《伤科汇纂》。即脑杓。详该条。
指有效验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