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风

喉风

病名。见《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泛指咽喉多种疾患。《喉科心法》卷上:“考古称喉症,总其名曰喉风。”多因风热搏结于外,火毒炽盛于内,肺失清肃,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停聚咽喉所致。《喉风论》卷上:“无言喉风者,皆有喉肿而痛,恶风发热之症。”症见咽喉肿痛,或痛连项颊,继之痰涎涌盛,语声难出,吞咽呼吸均感困难。若邪毒内陷,则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咽喉内外俱肿,甚则窒息。《焦氏喉科枕秘》:“喉风积热气喉中,壅塞须臾气不通,痰涎肿痛难言语。”历代文献虽载喉风者有十二证(《喉科秘旨》)、十六证(《喉科杓指》)、十八证(《喉证全科紫珍集》)、三十六证《重楼玉钥》等,然因其发病的病因病机不同,而有酒毒喉风阴虚喉风肺寒喉风劳碌喉风等之分;因其发病后喉间颜色不同,又有紫色喉风淡红喉风白色喉风等之异;因其发病急缓,而有急喉风慢喉风走马喉风等之殊;因其发病后症状不同而有紧喉风呛食喉风脚根喉风哑瘴喉风叉喉风等之变。详见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气逆耳聋

    病名。《济生方》卷五:“大抵气逆耳聋尚易治。”《证治准绳·杂病》:“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又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手太阳气厥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

  • 五皮丸

    见《中药制剂手册》。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各75克,干姜皮37.5克。以水煎大腹皮取汁,余为末和小丸,每服9克,日二次。功能消胀利水,理脾祛湿。治脾湿胃热,痞满腹胀,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本方由《

  • 翁格尔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 疹毒

    小儿斑驳发疹的病因。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凡小儿斑驳疹毒之病,俗言疹子,是肺胃蕴热,因时气熏发于外”所致。治宜宣肺解毒,用银翘散加减,辛凉透毒。

  • 历瘠疳疟

    古病名。出《颅囟经》卷上。又名锁肠疳。指小儿疟疾发作无时,口噤,咬牙作声的证候。历代名医录见名医传条。

  • 天火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丹毒。见该条。

  • 内补鹿茸丸

    《卫生宝鉴》卷十五方。鹿茸(酥炙)、菟丝子(酒浸)、炒蒺藜、紫菀、白蒺藜、肉苁蓉、官桂、炮附子、阳起石、蛇床子(酒浸)、桑螵蛸、黄芪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治男子劳

  • 艾元英

    【介绍】:元代医家。山东东平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二卷。

  • 经筋

    ①出《灵枢·经筋》。即十二经筋,详该条。②《灵枢经》篇名。经皆有筋,经筋有病,病各有治。本篇专论经筋这类问题,故名。文中论述十二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位于浅表部的筋肉间,和经脉相互关联。它起于四肢末端的

  • 阮文叔

    【介绍】:见阮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