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平圣惠方》。即蚕退纸,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产后重证之一。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因产时气虚血散,营卫运行失常,胃绝肺败所致。症见口鼻有黑气环绕,鼻衄。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水煎服。并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舌诊内容之一。表现在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表示津液足,生机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表示津液竭,病情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
又称腥臊气。病者的痰液、汗液、白带、粪便等分泌物或排泄物所发出的特殊臊臭气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