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等。下连气管、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为脾之外窍,脾胃功能调和,则口食知味,唾液分泌正常。《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口唇、舌与喉咙、会厌等协调动作而发出声音。口也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之一,亦有助肺行呼吸的作用。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故临床上常观察口唇之变化,以诊察脾之病变。

猜你喜欢

  • 溪沟草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 时邪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 梦泄精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即梦遗。详该条。

  • 三虚

    ①指人的五脏虚、天气虚及感受虚邪更伤正气。《素问遗篇·本病论》:“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因而三虚。”②指辨证的三类虚证。《难经·四十八难》:“人有三虚三实。”三虚指:濡为脉虚;

  • 张仲远

    【介绍】:见张曜孙条。

  • 八淋

    指八种淋症。①指冷、热、气、劳、膏、砂、虚、实等八淋,见《华氏中藏经·论淋沥小便不利》。②指劳、血、热、气、石、膏、砂、冷等八淋,见《东医宝鉴·内景篇》。

  • 白对叶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 压椎法

    推拿方法。在背部选择脊柱有压痛的棘突,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动地用力按压。常用治疟疾及各种脏腑疾患。

  • 酸甘化阴

    是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①阴不济阳,患者表现失眠、多梦、健忘,舌赤糜烂,脉细数,用酸枣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麦冬、百合等。以酸能收敛浮阳,甘能化生津气,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阳亢得平。②脾阴不

  • 间者并行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病轻而症状较多,可主症、兼症并治;或标病、本病同时夹杂,可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寒热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