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目无病故,时常如哀如悲,泣下沾襟……,盖肾水不足,肝气渐弱,液道不固,一也;膏血耗伤,津液不洽,虚火内迫,二也。清冷者其常,间有热而浑者,乃正为邪沴,……。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见《大生要旨》卷二。即子嗽。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承浆,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见《河北药材》。即鳖甲,详该条。
五输穴名。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素问·水热穴论》:“冬取井荥。”张隐庵注:“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精气不足,指老年人而言。《素问·评热病论》:“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