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薤白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泗州(今安徽盱眙)人。原为儒生,后弃儒从岳父杨介习医,精通医术,曾任医科博士。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系丹从阴囊下起者,小儿丹毒之一。为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所致。治宜内服清散汤,外涂屋土散。
【介绍】:唐代道家。知医,善摄生,撰有《摄生录》3卷,已佚。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肉刺。详该条。
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籍贯不详。撰有《医苑》1卷,已佚。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