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姚浚条。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即时行寒疫。详该条。
《伤科秘要》方。当归(酒炒)、通草各一钱,乌药、炒麦芽、香附(童便炒)、炙鳖甲、山楂肉各二钱,苏木、红曲各一钱半,红花、甘草各五分,牡丹皮八分。水、酒煎服。治跌打内挫,损伤筋骨,气血不通,瘀滞疼痛者。
经验方。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制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三两。为细末,麻油或凡士林调搽患处。功能收涩生肌。治皮肤病,滋水浸淫,日久不止;烫伤腐肉已化,新肌不生者。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著《医鉴后传》1卷。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针刺补泻法之一。以针刺深浅结合生成数区分补泻。补法从生数1~5分;泻法从成数6~10分。《流注指微论》:“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