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内服的膏剂。详膏剂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筋。见该条。
见《夷坚志》。为白芷之处方名,详该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玄参、黄连、生地黄、麦门冬、连翘、栀子、大黄(绞汁)、竹叶、黄芩、石膏。水煎,兑大黄汁服。治疫喉腐烂,痧艳,灼热口渴,脉实便秘等症。若神呆,加犀角;无汗,合清咽消毒饮服;兼痰热壅甚
丛书名。清·邵登瀛撰。内容为《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歌诀》。
即血脱气脱。详该条。
即补阴。详该条。
解剖名。即阴茎。《灵枢·经脉》:“厥阴之别,……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详阴茎条。
即支节烦疼。见《伤寒来苏集·柴胡汤证》。详支节烦疼条。
【介绍】:见方以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