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紫珠之别名。②见《安徽中草药》。为墨旱莲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牙齿动摇,不能坚固。详牙齿动摇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方。桔梗、贝母、陈皮、枳壳、茯苓、甘草、姜。为丸服。治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涩者。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大指与中指间之指,居大指之次,故称。即手第二指,又名食指、次指、大指次指。
【介绍】:见范汪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喉科紫珍集条。
医经著作。不分卷。张骐(先识)辑校。作者参校吕广以来五十余家注本而予厘定成书。《难经》正文书于版心,张氏校注书于天部。俾秩序井然,不相杂揉。篇首捃摭吕广等五十余家注本之目而曰《难经》题名,可资稽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