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小腿腓肠肌部。俗称小腿肚。《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上腨内。”
病证名,指小儿面部生疮,有脓或黄水渗出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面上忽遇有经络虚隙,为风、湿、寒、热所乘,搏于气血则生其疮,或如火烧,或出脓,或出黄水,日久不能愈瘥。”其证类似浅脓疱病,治宜内服
巨,大也,巨阳与太阳同义,故《内经》亦称太阳为巨阳,见《素问·五藏生成篇》等篇章,参见“太阳”条。
病名。①《外科启玄》卷二:“其色青,其形生于肝脏部位,足之大趾端,胁肋之次,其症寒热头项痛,眼中有火光感,口苦胁痛,小便难,面青,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②紫靥疔之又名。见该条。
①见《本草纲目》。为蜈蚣之别名。②见《饮片新参》。为壁虎之处方名。各详该条。
伎巧,精巧灵敏之意。《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气充盛的人,动作轻劲而精巧灵敏。这是因为肾有藏精、主骨、生髓的功能,而脑为髓海之故。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痔横在肛门。”即肛裂。参见肛裂条。
【介绍】:见詹文升条。
指胆。胆有决断的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惊恐)的不良影响,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相互间的协调关系,有重要作用,故比喻为中正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