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外用药的一种剂型。将药末附粘于纱布条上,或单用药末加浆液搓成药条,插入伤口,用以化脓或腐蚀瘘管。
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出《本草纲目》。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针方六集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消渴。详该条。
证候名。《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头痛,目眩,惊狂,喉痹痛,手臂卷,唇吻不收,名曰肺与大肠俱实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为实邪所闭,失其清肃,影响大肠的传导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臀部的痈。由膀胱湿热凝结而成。初宜隔蒜片艾灸,内服仙方活命饮。证治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