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津
即亡津液。详该条。
即亡津液。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壳,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圣臣。新建(今江西南昌)人。长于温病,对吴又可和喻嘉言之说有所研究,撰《治疫全书》(1776年刻行),以补二氏之所未及,另辑有《痢疟纂要》、《痘麻绀珠》,合称《瘟疫传症汇编》。
药物学著作。4卷。清·黄钰撰。刊于1869年。作者因陈修园《本草经读》一书所辑《本经》的原文词旨简奥,语句参差,难于诵记,乃据此编成对偶谐韵的联句,删去原注,以供初学之用。
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川乌、草乌、天南星、肉桂、土鳖虫、冰片、薄荷脑、松节油、蜈蚣、乌梢蛇、羌活、防风、芥子、独活、当归、醉仙桃、头发、马钱子、麻黄、巴豆、白芷、红花、三棱、桃仁、蜣螂虫、红丹、植物油
病证名。属经闭症型之一。多因郁怒伤肝,肝气郁滞,气滞则血涩,瘀阻冲任胞脉,经血不得下达胞宫而致经闭。症见经闭不通,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胁小腹胀闷不舒。治宜行气开郁调经。方用乌药散、七制香附丸等。
见《陆川本草》。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肺胃虚热不尽,以致血不归经,症见经后从口鼻中出血,量少,色鲜红。治以清虚热为主。方用麦门冬汤加生地、沙参、牛膝。
正常的白苔是胃气所生,薄薄平铺于舌的中部和根部,颗粒均匀,干润适中,舌色如常。病变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主表证,一般证情尚轻;又根据舌苔的厚薄干湿,舌质的红淡以及兼证的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分。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初生拭口。详该条。
牙齿枯槁。①由于肾火蒸腾,使肾水枯竭所致。《素问·痿论》:“肾热者,色黑而齿槁。”②衰老象征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③热病若见齿槁,则为热邪熏蒸之象。治宜清泻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