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常

猜你喜欢

  • 疿子

    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亦称痱子,即疿疮。见该条。

  • 肝厥

    厥证之一。因肝气厥逆上冲所致的厥证。《证治汇补·眩晕》:“肝厥之证,状如痫疾,僵仆不惺,惺则呕吐,头眩发热。宜二陈汤加柴胡、枳壳、甘菊、勾藤、干葛、山栀、生姜。”勾藤散、石膏汤等方均可选用。参见厥证条

  • 郑梅涧

    【介绍】:见郑宏纲条。

  • 感冒风湿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小儿感冒风湿之气,失于解表,流注两足疼痛,至两膝浮肿,不能屈伸,传成瘫痪。宜防己汤。

  • 恶子

    见《产宝百问》。即恶阻。详该条。

  • 子容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详见子阳条。

  • 丹皮

    见《本草正》。为牡丹皮之简称,详该条。

  • 疳热流注

    病证名。指小儿身患疳疾,潮热生疮,发歇无已的证候。治宜清热消疳,用猪肚黄连丸(《证治准绳》:猪肚,解黄连)。

  • 蔡英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 刀剪药

    见《河北药材》。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