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傅青主女科》卷下。即通乳丹,见该条。
治疗大肠实热所致的痢证、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以及便血诸证的方法。多以清热解毒与凉血或行气药相配合,从而达到清热、去湿、止血、止泻、止痛等目的。常用如白头翁汤、芍药汤等。
见《四川中药志》。为美人蕉根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解剖学同名骨。每足五根,与趾骨构成跖趾关节。
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即水毒病。详该条。
《素问》注本。明·丁瓒撰。12卷。成书于1529年。此书以滑寿《读素问钞》为基础,又撷取前人之注,重为补正而成。其中引用唐·王冰注文尤多。全书共分十二门类,各类一依滑氏《读素问钞》旧例。书后并附有“五
十咳之一。指由饮食寒冷所致的咳嗽。《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二曰寒咳。饮冷食寒入注胃,从肺脉上气,内外合,因之而咳是也。”参见咳嗽、寒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