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痞

中痞

证名。指中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中痞者,肠满,四肢倦,行立艰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者是也。”宜用大黄槟榔木香等药。参见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同身寸

    出《针灸资生经》。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故名。同身寸从广义理解,应包括骨度法和指寸法两种,现习指后者,如中指同身寸等。此外还有目寸、口寸等法,亦属此范畴,惟今已

  • 刘翱鲤

    【介绍】:参见刘继芳条。

  • 柴胡清膈煎

    《通俗伤寒论》方。柴胡八分,大黄(酒浸)、枳壳、黄芩、薄荷各一钱五分,焦栀了三钱,桔梗一钱,连翘二钱,甘草六分,淡竹叶三十六片。水煎服。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 手少阳之正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阳经别,见该条。

  • 七害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七害。一指七种病因,二指七种病症。《诸病源候论》:“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妊,七者害睡。”《干金要方》卷四:“一曰窍孔痛不

  • 内外踝伤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多因跌打或扭压所致。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活动受限,甚则足内翻或外翻畸形。治宜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肿痛减轻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后期服健步

  • 养阴清肺糖浆

    即养阴清肺汤制成糖浆。治证同。见养阴清肺汤条。

  • 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

    见云岐子脉诀条。

  • 闻诊

    四诊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呻吟等声音变化。后者凭嗅觉嗅病人的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的气味。作为诊病辨证的参考。

  • 下发背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腰部命门穴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脐发。多因火毒伤肾所致。证治见有头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