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医喉科学

中医喉科学

书名。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毒侵犯、火热上蒸、痰浊瘀阻三方面分析其病机,再结合脉证概括诊断方法。各论分喉痹喉痈乳蛾喉风疫喉、其他喉病、口齿唇舌疾病七章,分论咽喉诸病。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乾坤-气膏

    《外科正宗》卷四方。当归、白附子、赤芍药、白芍药、白芷、生地黄、熟地黄、穿山甲、木鳖子、巴豆仁、蓖麻仁、三棱、莪术、五灵脂、续断、肉桂、玄参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两二钱,麝香三钱,阿魏二两。除后四味外

  • 至营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目窗,见该条。

  • 杂病证治类方

    见类方准绳条。

  • 内补十宣散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 血灌瞳神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 表里俱实证

    证名。表里同病之一。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指肌表营卫和脏腑气血俱见邪实症象者。详实证、表实证、里实证条。

  • 红浮萍

    见《分类草药性》。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 叶上果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叶上珠之别名,详该条。

  • 痿易

    古病名。痿的别称。因四肢痿弱,变易正常的作用,故名。《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张志聪注:“痿易者,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详痿条。

  • 胻毛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同胫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