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用苦温药物祛除寒湿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等中焦寒湿证候。常用厚朴、苍术、半夏、白蔻仁等。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珠突出眶证,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吐酸。详该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宫为土音,故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
脉象。脉伏而搏指。《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虎杖(或三棵针)30克,木香、枳壳、大黄各15克,金钱草(或茵陈)30克,栀子四钱,延胡索15克。水煎服,每日12克,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二剂。用药后疼痛加剧,可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书名。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高氏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症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痰质胶粘浓稠难咯,色白带黄,多属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