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已佚。
病名。常见头皮疮疡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曲蟮拱头,蝼蛄窜穴。由暑热生疖失治所致。多发于小儿头皮,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浓出;因脓泄不畅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朴硝120克,鲜莱菔(切片)2500克。水煎顿服。治大便燥结久不通,身体兼羸弱者;近代也用于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早期肠扭转及肠套迭,手术后肠麻痹等一般情况较
阴阳二气的交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见《灵枢·经筋》。即季胁,见该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即茯苓丸第四方。见茯苓丸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黑苔灰纹舌,中心黑苔,舌边起灰纹重晕。为里实热证。若大便闭结、脉实者,可通里攻下,若里未结实,热邪炽盛,可清热解毒(见《伤寒舌鉴》)。
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见湿气条。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医学入门》卷四。又名沥血腰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