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丁奚

丁奚

病名。①小儿黄瘦腹大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丁奚病者,由乳食过度,而脾胃尚弱,不能消磨故也。哺食不消,则水谷之精减损,无以营其气血,致肌肉消瘠,其病腹大颈小,黄瘦是也。”②凡小儿因吐泻久不差,或病退不能行,膝大胫小,名曰丁奚;七岁以下名鼓槌风。此由风冷伤肾所致(《普济方》)。③小儿腹大,如有青筋见,即曰疳胀。如无青筋见,乃名丁奚,是因过饱伤食得之(《证治准绳·幼科》)。④指丁奚疳。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劳发

    证名。指元气不足,因劳累而发的寒热。《张氏医通·寒热》:“元气虚人,遇劳即发寒热,此元气下陷之故。或劳力而发寒热,腿缝中结核作痛,谓之劳发,俱宜补中益气汤。”参见气虚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劳热等条

  • 心风疝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则燥热生风,热则主于心也,故为心风疝。”参见风疝条。

  • 小舌

    出《喉科秘旨》卷下。即悬壅垂之俗称,详该条。

  • 大便稀薄。《素问·气交变大论》:“病腹满溏泄。”《脉经》:“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

  • 橘丝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橘络,详该条。

  • 前后

    前指小便,后指大便。《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 柳叶夹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黑骨头之别名,详该条。

  • 虎丫毒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虎口疔。见该条。

  • 鱼肚

    ①推拿穴位名。位于小腿后方。能醒神,止泄,平喘。《小儿推拿秘诀·身中十二拿法》:“十拿鱼肚穴,能止泻,醒人事。”《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承山穴,在腿肚中。一名鱼肚穴,一把拿之。拿此穴,小儿即醒,

  • 荜拨

    出《新修本草》。即荜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