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苦地丁之别名,详该条。②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紫花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对形体虚弱元阳不足,宜用补气温阳的方法。《类经》:“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如参芪之甘温益气,附桂之温养元阳等是。
出《本草经集注》。即柏子仁,详该条。
导引法。系模仿猿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有“木侯”(沐猴)及“管墟”(猿呼)图样,二者皆有呼啸状。《后汉书·华佗传》始列入五禽戏中。《云芨七签·导引按摩》(似为宋以
病证名。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多因产后失血,肝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所致。症见胸膈不舒,多怒等。治宜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末二分。若轻产重气,偏用香附、乌药、枳壳之类,则元气反损,满闷益增。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漏管入通于囊也。”即穿通阴囊的漏管。相当于附睾结核所致的窦道。
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古人认为“虚里与寸口相应”,故诊虚里的动气与寸口切脉同义。王孟英认为“小儿脉候难凭,惟揣虚里穴,确有可据。”《柳州医话》:“凡治小儿不论诸证,宜先揣虚里穴,若跳动甚者不可攻伐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独活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木瓜之处方用名,详木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