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延龄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荷苞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旋覆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病能论》。指位于颈部的痈。多因外感风温,风热,肝胃火毒上攻,挟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症见寒热往来,头颈强痛,颈项渐渐肿赤。治宜疏风、清热、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或奇命丹汗之;或仙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炽盛。症见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介绍】:见徐之才条。
证名。指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以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
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
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因火性炎上之故。参肝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