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谚语精解
33抬腿轻,落地松,踢起腿来一阵风:踢腿时,大腿不用僵力,这既是抬腿轻;落腿时不能沉重,要控制住落点和力量,叫落地松;一步一腿要紧紧相连,每起一腿都要讲求速度和劲力,大腿带小腿踢起,有一个加速度,这便是踢腿一阵风。这种踢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腿部柔韧、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素质。
27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这条谚语是从武术的六合真义着眼的,这里所讲的六合真义,是指内三合,外三合。精气神为内三合,手眼身为外三合。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不断互相转化,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可以延年益寿。所以谚语提出要“内练精气神”。外三合指手眼身三者的统一。武术动作是用手眼身完成的。手眼身的锻炼是精气神锻炼之“形”,之“表”。六合真义便是指由外三合之表而至内三合之里,由外三合之形
71七分看脚,三分看手:七分与三分指主次关系。两人对持,眼光应虚视其上而实窥其下,这便是七分看脚三分看手。因为对手进击的方位与速度都与步法有关。如被对手抢准了步子,那么在对手尚未出击时,自己的重心便已被挤乱,亏输便不远了。对手的脚尖所向,膝盖所向预示着其进攻的方位,所以,留神对手的脚是必要的。初习武艺者,临阵试拳,总有看不清来拳,判断不准对方意图的忧虑。这条谚语则提供了一个掌握主动,从容对敌的诀窍
30拳讲三术,技、医、艺术:技术、医术、艺术是武术的三大性能。武术的缘起就是用来搏斗的,所以,无论何门何派,无论套路散打,无论内功外功,只要属武术范畴,都以技击为中心,都将技击方法,这便是武术的技击性。同时,练武可以增强体质,调节各器官的功能,进而可医治部分疾病,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武术骨伤科、点穴按摩、气功导引是武术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是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便是武术的医学性。武术本身是件艺术品
25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盘架子,就是练套路,这是武术行话。武术发展史表明,无论拳术还是器械,都是先有散打后有套路,套路可说是武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武术套路是以格斗技术组成的系统动作,以便习练者平时熟练。既是平时习练,所以套路动作便长,同时要求习练者使用重、长之刀,以便增长气力和耐久力。因此,要想在实战中尽量发挥,便需要“架子天天盘”。“套路武术无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15鞭舞一堵墙,拳打一片星:这里的鞭指的是九节鞭、七节鞭一类的软刚鞭。软刚鞭是极难练的兵器之一。它的技击法讲究劈、套、横、提、拦六字,由于软刚鞭用起来有圆无直,因此演练必须舞动如飞轮,象一堵墙一样,密不透风。拳指打拳,出拳要象流星过空般迅即,拳点似繁星闪烁般眩目。
47打法各家各不同,静如处女瞥如鸿:动与静这一对矛盾贯穿在所有的拳种之中。有动有静,动静分明。在演练中要注意动与静的关系,在技击中也要注意动与静的关系。在技击中,动,则要迅雷不及掩耳,将招法完成于瞬息之间。即所谓“动如脱兔,瞥如飞鸿”。静,则要山崩与前不变色,地陷于后不失声。说动即动,要静便静,随心所欲,变化自如。套路中的动与静,有利于表现武术的美感。技击时的东与静,则是迷惑敌人,麻痹敌人,发现破
83后发先至,后发三至,后发后至:这三句话,是三种防守反攻的技法。这一句强调对手已进攻但尚未达到目的的瞬间,截击要快。第二句强调反击应采用连续进攻的战术,一招未尽,一招即起,不容对手喘息。第三句是说如果对手拳快,则应让过拳锋,消其劲力,待其招势成为强弩之末,即行反击。这三种技法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求习武者善于掌握技击时机,使防守与进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4剑为百兵之秀:剑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在频繁的战争中,剑逐渐被其它兵器所代替。后来,剑术形成两种风格,一种是长穗剑,称文剑,练起来剑走龙蛇,潇洒飘逸,美不胜收。一种短穗剑,称武剑。其步伐灵活,招法多变,动作迅猛,是实用的一种剑法。然而,不论是长穗剑还是短穗剑,都不象刀法那样凶猛外在,而总是拌有一种儒雅之风,特别是它与琴、棋、书并为文人四宝之后,称之为“百兵之秀”,当之无愧。
18把势、把势,全凭架式。没有架式,不算把势:历来人们都爱把练武术叫做练把势,这条谚语重点不在强调练好把势上,而是强调练武术必须姿势正确这一原则,姿势就是架式,是要反复习练以求习惯的一种动作。练套路要注意架式,练各种基本功也要注意架式,每个姿势,都有要领,符合要领,姿势才正确。如马步,就是骑马蹲档的架式,随便一蹲就不是马步。如不按照要领去强调架式,就会练得不伦不类,而且内外功夫也练不成功。
23花拳锈腿,好看无用:武术界常用“花拳绣腿”老形容姿势好看却不实用的拳套。这一类拳套过分追求姿势的美观和技巧的高难,而不注重动作是否体现技击性,拳套中缺少踢、打、摔、拿的实用招法。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习武者所练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可惜,练习者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解,表演起来威风漂亮,一经实战白窍不通。这样的习武者也被称为花拳锈腿。
46动则法,静则型:法,指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完成动作的方法;型。指演练中完成一组动作后停顿静止时的造型。动,指演练套路时的连续动作。动时,身体各部要配合得法,快慢相间,顿挫有致;静时,造型威武优美,气势夺人。这样也便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套路的风格特点。
63形美感目,意美感心:
55死力不足贵,活劲最为高。力不打拳:这条谚语所主张的与上两条恰恰相反,他认为,精于力着,不如精于拳者。力为呆力、死力;拳为活劲、巧劲。技击家临敌较艺,均尚劲不尚力,讲究眼疾手快,身灵步活,出手无隙可乘,虚实变换,声东击西,一发即收,令人防不胜防。而死力、呆力则不然,力量虽重,但直来直去,攻防意图,毫不掩饰,有实无虚,顾前失后,全身空虚之处甚多,容易被对手借力打力,乘虚而入。要以拳打力,以活劲打死
84先人发,后人至:先发先至,是强调先下手为强。后发先至,是强调后发制人,防守中反攻。先人发,后人至则是说交手时,发动进攻要在对手之前,而制住对手却要在对手还击之后,不求一招奏效。这是“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法。其作用在于巧妙制敌。既,我先发动,使对手应招;对手招出,我却含而不发,使对手进之不可,退之不能,束手畏服。不以伤人为目的,而在于使敌人进退维谷,黔驴技穷。这是用高超武技使对方心服之战法。
60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这十二句谚语概括了对长拳类武术风格的要求。它在动作、姿势、节奏、速度诸方面都做了恰当的比喻。使习练者能通过喻体的形象理解抽象的原则。拳种不同,风格便不一样,但长拳类的几十个拳种,象少林拳、查拳、华拳、花拳、戳脚、翻子、八极燕青等,风格节奏固然有很大区别,但总原则,大体不离这12句。
77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对手躯体某一部位的变动,即可判断出随之而来的招式样。听到微弱的风声,便能识别出突然的袭击。凭借皮肤的接触,就会感知对手力量的大小、虚实和进攻方向。这是习武者在技击素质上应达到的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需通过长期训练,反复强化击打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使感知信号向大脑中枢的传递,大脑指令向拳脚动作的传递在瞬间完成。
45一步练错百步歪:步法如此重要,那么从一开始练习就要力求准确。步法训练首先是基本功阶段,腿功、桩功是练习步法的关键。其次是进行基本步法的训练,要求掌握各种步法的要领,练熟练精。第三个阶段是进行各种步法的变化和灵活运用的训练,还要进行步法与招法的配合训练。步法一旦没有打好基础,最后习惯成自然,那便不容易纠正了,这便是“一步练错百步歪”。
64意发神传,心动形随:意指情感,神指神态,心指思想,形指形体动作。武术运动与其它运动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侧重于心灵“自我感染”的表现。所谓心灵自我感染,就是主观情感和主观思想对形体动作的支配。广而言之,不管练什么拳,主观上总有一种攻防意识,总会出现假想之敌,主观思想便要致敌于死地,主观情感也会随招式而变化,假而似真。狭而言之,练什么拳便会在什么样的主观理解支配下练习,比如练醉拳,总要先有一个似
49行家一落眼,便知深和浅。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对练武术的人来说,经验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技击方面,一个武术行家,必经多识广,有丰富的格斗经验。经验的积累,便会使他对对手的姿势步法,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微小动作都能产生敏锐的反应,并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出恰当的结论,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行家的眼睛似乎能洞悉一切。看一看对手的拳势,便能知晓属于哪门哪派,所学的是深是浅。行家手脚似乎能感觉一切,只要触及
26遍访师和友,所求是真传:习武者都想得到真传。真传,顾名思义,就是真东西,实传授,他包括内容、方法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种武术项目,只要是老师认真实在所传授的,都可称之为真传。
40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从散打技击角度而言,贪多嚼不烂是每个选手应当大忌而特忌的。武术招法很多,千变万化,要想全部掌握实在是难上加难,因此,练习散打技击,除了要博学多闻,广泛涉猎外,还必须精通几招。这几招应是自己的拿手。应当是别人不会的我会,别人会的我精。如是人人皆晓的招数,就要练到别人达不到的火侯,这才叫绝招。摔跤名手宝三善使“泼脚”,这是摔跤中的俗招,人人都会,可是谁与宝三善摔,却常常使不
2枪为百兵之王,又为白兵之贼:这条谚语形容了枪械的厉害。枪之所以称王、称贼,是因为它在实战中威力强,攻防速度快,富于变化,往往使人防不胜防。五代王敬荛,能使30斤铁枪;唐尉迟敬德,善用丈八枪,宋赵立善用双枪,扬妙贞创梨花枪,“二十年天下无敌手”;岳飞“持丈八枪刺杀黑风大王”。近代神枪吴钟、神枪李书文等等都以使枪而闻名。
34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称其为桩,是因为习练者要象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象木桩一样扎实稳固。桩功可粗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种。一个习武者,腰活腿灵,就是缺少桩功,脚底无根,那么演练套路,就会流于轻浮,交手实作,也会气浮身飘,容易被对手借力使力而打倒。
72弹腿四只手,神鬼见了都发愁:不只是弹腿,所有注重腿法的拳种都可说是四只手。腿法练精,腿便如同手一样,运用自如。它可踢、可蹬、可踹、可撩、可弹、可点、可蹭、可插、可踩、可跺、可截、可扣、可摆、可圈、可拿、可勾,等等。这时的腿已不单单是支撑身体、行路走步的腿了,而是具备多种功能,象手一样灵巧了。“四只手”打两只手,那还不绰绰有余吗?
- 谚语大全一年级谚语大全不同国家的谚语与书有关的谚语与书有关的谚语9则与动物有关的谚语与天气有关的谚语与生活有关的谚语与生肖有关的谚语与礼貌有关的谚语与立秋有关的谚语与雨有关的谚语个人谚语摘抄中国古代谚语中国最常用谚语29句中国民间谚语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的英文版中国象棋谚语大全中外珍惜时间的谚语中外的民间谚语中秋节有趣的谚语歇后语为人处事谚语为大学英语写作加分的30句经典谚语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大全二十四节气谚语人生受益谚语人生哲理谚语人生常用谚语人生格言谚语大全人生谚语精选传统民间谚语体育相关谚语健康谚语元宵节谚语大全全年农业谚语大全关于不要说空话的谚语摘抄关于中秋节的谚语关于为人处事的谚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关于交谈的谚语关于人生的英语谚语关于体育类的谚语关于保健的谚语关于养生的谚语关于冬天的谚语关于冬至的谚语关于劝诫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关于励志的谚语关于劳动的谚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