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所谓恶人,无论有过多么善良的过去,也已滑向堕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谓善人,即使有过道德上不堪提及的过去,但他还是向着善良前进的人。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标准,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的态度——这些事让你终有所获。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只有道德上的矮子才会要求得到应有的体面的对待。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根据他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阳光照耀各地情况不同,于是产生了我们赞叹不止的四季。同样,道德也使社会义务与每人的等级地位相吻合。士兵犯的小过失,如果出在将军身上,就是重大罪行。反之亦然。一个收获庄稼的农家姑娘,一个日赚十五个苏发女工,一个零售小商人的女儿,一个年轻的布尔乔亚女子,一个富商大户人家的女孩,一个贵族之家的年轻女继承人,一个德埃斯特家族的女儿,要遵守的戒律是各不相同的。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要以最高道德水准要求自己!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