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诗词古文>陈宗礼生平

陈宗礼生平介绍

陈宗礼(1203~1270)南宋官员。字立之,号千峰,江西南丰人,一说江西广昌杨溪乡上峰村人。汉族江右民系。早年以教书为业,43岁方中进士。调邵武军判官,知赣州,入为国子正,转秘书省著作佐郎,迁秘书监。景定四年拜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度宗即位时,历任殿中侍御史兼直讲、礼部尚书、枢密院参知政事,卒于官,谥文定。为政直言清节,主张治国注重赏罚,为文以释经义、述政治主张为主,以挺拔峻峭穷理著称。所著《寄怀斐藁》、《曲辕散木集》等,已佚。>>查看陈宗礼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陈宗礼幼时家境贫寒,身居陋室仍刻苦勤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时,陈宗礼前往拜师问学。20岁后,虽屡试不第,毫不气馁,益发愤读书。淳祐四年(1244),42岁时得中进士,钦点第三名,是为探花,于所居地南丰县城安仁里(今胜利路魁星巷)建魁星坊。

  十二年初任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兼考功郎官、国史实录院校勘、景献府教授,升著作郎。宝祐六年(1258),丁大全为丞相,把持朝政,网罗党羽,推陈宗礼为尚书郎兼丞相掾。陈宗礼为人耿直,对丁大全擅作威福,迫害忠良,以致贤士藏匿,民心大失,危及社稷而上疏弹劾。丁大全极为恼怒,将陈宗礼罢归。

  开庆元年(1259)十月,丁大全罢相,吴潜、贾似道为左、右丞相,陈宗礼被起用为太常少卿,以直宝谟阁、广东提点刑狱进直焕章阁,迁秘书监。监察御史虞宓秉承贾似道之意,弹劾陈宗礼任广东提点时与吴潜互相唱和,语多讥讪。陈宗礼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居住。

  景定四年(1263),为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又遭起居舍人曹孝庆弹劾罢官。咸淳元年(1265),度宗即位,拜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讲。上疏帝王应以恭俭为德,清白为规,斥诛奸佞。并在进讲《诗》时,劝谏度宗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廷臣。代礼部侍郎兼给事中,利用进读《孝宗圣训》之机,慨然以革除弊政为己任,进言治理国家要以尧舜为榜样,对有功者要封赏,对有罪之人要予以惩处,这样才能防微杜渐,国家才能安宁。寻权礼部侍郎,代尚书之职,乞辞,不许。以华文阁直学知隆兴府(今南昌),再辞,依旧职与待次差遣。后又依旧职调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咸淳六年(1270)正月,召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进资政院学士,兼参知政事,卒于官。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陈宗礼从政数十年,敢于抨击权相擅权误国的刚直性格和一生清廉俭朴,除正俸外,无丝毫多取的生活作风,博得了人们的赞誉。他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享有“文祖欧曾接真气,诗尚陶韦得真趣”之誉。著有《寄怀棐藁》、《曲辕散木集》、《两朝奏议》、《经筵讲义》、《经史明辨》、《经史管见》、《人物论》等,已佚。《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 蔡邕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 汪泽民

    (1273—1355)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 蒋防

    蒋防(792—835),字子微。出身于义兴(宜兴)蒋氏望族。年少时聪慧好学。青年时才名就播扬远近。他的父亲有位朋友想试试他的才华,以《秋河》为题要他作赋。他思索片刻,援笔立就。父友见了,啧啧称赞。对赋中有一偶句,尤为赞赏。“连云梯以回立,跨星河而径度。”成为一时传诵的名句。

  •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 许岷

    许岷,《全唐诗》作唐五代人,《全五代诗》作后蜀人。《尊前集》录词二首。

  • 王仲舒

    王仲舒(762—823)字弘中,并州祁(今山西太原)人。唐朝文学家。少好学,工诗文。历任苏州刺史、洪州刺史、中书舍人等。元和年间(806—820),在南昌奖励文学,文风盛开。还邀请当时担任袁州刺史的韩愈来南昌,对南昌文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有《滕王阁记》和《钟陵送别》等。

  • 刘著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入金任居州县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守武遂,终于忻州刺史。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诗,与吴激常相酬答。《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词存一首。

  • 崔邠

    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逢者回骑避之,衢路以为荣。居母忧,岁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时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