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ǔ

【源】①春秋时鼓国(故城在今河北晋县),系白狄别种,为晋国大夫荀吴(即晋偃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17,60,62)。亦云,鼓子鸢鞮之后,系白狄别种(6,12,15)。②《周礼》有掌鼓吹之官,后以官为氏(9)。 【变】一作〔皷〕(19,21)。 【望】博陵(17,60,418)。 【布】北京、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景宁,江西之宜丰,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忻州、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鼓子鸢鞮之后也。 白狄别种。 今祁州鼓城县是其地也。”此以国为氏。(按: 鼓国在今河北晋县。望出博陵。)

猜你喜欢

  • 读音:Qiān【源】 见《姓苑》(60,62)。系自姬姓。春秋时毛伯迁之后,以名为氏(15,60,62)。【望】 圯桥(17,418)。【布】 河南温县(284)、山东沂水(332)、台湾宜兰、台北(

  • 德特齊特

    读音:Détèq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英郭和罗(23,63)。 【人】 德特齐特诺们,清镶白旗人,世居英郭和罗,天聪中授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为蒙八旗姓氏之

  • 读音:Dòu【源】 非汉族姓(17)。见《续文献通考》(63)。【变】 一作��(17)。【望】 代郡(17,418)。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字汇》 收载;《

  •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相芬

    读音:xiàng fēn韩子、墨子死后,有相里氏之墨,相芬氏之墨,邓林氏之墨。(见《意林》)一作相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相夫”云:“亦作相芬。”《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

  • 阿葵

    读音:A-kuí【综】 彝族姓。属金肯家支,四川甘洛有此姓(375)。

  • 比人

    读音:bǐ rén【综】 汉桓帝时有比人交,为四门博士(21,24,60)。张澍云:比人当是北人,尧时有北人燕择,且四门博士起于北魏,汉无之(26,60)。历史上极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

  • 读音:Rù【源】 见《中国姓氏集》(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溽,古水名,《穆天子传》有载。或即以水名为氏。)

  • 德貢

    读音:Dégòng【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敖沃勒哈拉,汉姓有多、杜等(189)。达斡尔族姓氏。出自敖拉“哈拉”,后或改单姓“多”、“杜”,盖取德贡氏之首音谐其近似音“多”或“杜”而得。

  • 读音:Dì【源】 周武王之臣南宫适之后,以名为氏(15,21,60)。《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其注云:“適,通嫡。郡望: 汝南。” (按: 嫡,则音dí。) 一音shì,为现行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