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uáng

黄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其后人以国为氏以示不忘亡国之恨。二亦是以国为姓氏。相传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黄等邦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三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黄洞人,后演变成黄氏。四是出自他族改姓。王、陆、巫、金、丁皆有改姓黄者。

黄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潢川西部一带,国灭后,族人有的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迁入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当地也因黄姓而得名。其中一支内迁到今湖北云梦东南,后发展成为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姓。西晋末,黄姓南迁入闽。唐宋时期,黄姓在今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繁衍旺盛。北宋末,黄姓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著姓。宋元之际,黄姓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播迁海外。现今,黄姓以广东、四川、湖南、广西和江苏比较多。

黄姓历史人物有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率众起事,黄巢起兵响应,王仙芝败死,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后称帝,国号大齐。战败后自刎而亡。黄庭坚,宋朝诗人、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工诗,为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黄道婆,元朝女纺织技术革新家。曾随崖州黎族学习纺织技术,学成后返乡着手纺织技术改革,促成棉纺织业的进步,使元明以后的松江细布闻名于四方。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

黄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九十六位。


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新灭,以国为氏。(见《元和姓纂》)

黄为嬴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陆终氏,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犹有黄国故城,黄既为楚所并,子孙散之四方,以国为氏。(见《诸暨孝义黄氏族谱》)

台骀封于汾州,其后为沈、姒、蓐、黄诸国,为晋所灭,后亦以黄为氏。(见《宋学士集》)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路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回、满、蒙、侗、鲜、彝、傣、羌、壮、白、畲、黎、水、京、苗、瑶、土家、布依、纳西、赫哲、仫佬、拉祜、哈尼、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嬴姓。陆终之后受封於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②《姓氏考略》据《宋学士集》注云: “臺(台) 骀封於汾州,其后为沉、姒、蓐、黄诸国。为晋所灭,后亦以黄为氏。” 台骀,相传为古帝少昊之苗裔,世为水官之长。颛顼封之于汾川,后遂以为汾水之神。汾州,即今山西汾阳。③突厥族亦有黄姓。《唐书·突厥传》载: 苏禄大首领莫贺达干、都摩支二部方盛。而种人自谓娑葛后者为黄姓; 苏禄为黑姓。更相猜仇。天宝十二载,黑姓部立登里伊罗蜜施(dēnglǐyīluómìshī) 为可汗。至德后,黄、黑姓皆立可汗相攻。中国 (按: 此当指唐王朝)方多故,不暇治也。④ 《姓氏考略》据《唐书》又注: “邕管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 ⑤为陆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姓》 载: “元黄公望,本姓陆,出继永嘉黄翁,遂冒姓黄氏。” ⑥清代高丽族亦有黄姓,散处易州、开州等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⑦为清代满族黄佳氏、乌雅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⑧为赫哲族之朝日朝恩克“哈拉” 所改。“朝日朝恩克”,赫哲语为黄鼠狼,当为氏族图腾,以之名族,以族为氏,或依其汉意 “黄鼠狼” 之首音取“”而为单姓。⑨黎族之黄姓,海南白沙县有分布。因方音所致,王、黄不分,或称本姓王,后作 “”; 或谓本姓黄,后作“”。⑩壮族之 “”,乃 “皇帝” 之意。(11)白族之黄姓,源於图腾崇拜。白族语称 “介恥”,或为 “盖恥”。汉意为 “鸡氏族”,即以鸡为其图腾的氏族,遂以鸡名其族,以族名为姓。后或据其汉意为单姓姬、纪,或音变而为奚、高、黄等。(12)裕固族之黄姓,则由西喇氏所改。“西喇”,本户族名,或以代姓。汉意为黄色,后或依其汉意而为单姓 “”。

春秋时晋有黄渊; 战国时楚有黄歇 (即春申君,战国著名 “四公子” 之一); 北宋有黄庭坚; 明末有黄宗羲;清末有黄遵宪; 近代有黄兴。

猜你喜欢

  • 巴魯爾

    读音:Bālǔ,ěr【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巴鲁尔氏(259,260)。

  • 读音:Guàn【源】 ①贯,即��,古贯国,济阴蒙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6里)即其故址,其后以国为氏(7,11,17)。②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有原伯氏。周大夫

  • 读音:Yīn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源于管姓。管仲七世孙修,从齐国逃到楚国,任阴邑大夫,其后人因以为姓。二是以采邑为姓氏。阴为周王朝的采邑,有大夫阴忌、阴不佞,其后以邑为姓

  • 佘魯

    读音:Shélǔ现行彝族姓氏。或作 “舍鲁”。今四川之峨边、马边等地有分布。此姓系峨边、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kuài【源】 见《姓苑》(7)。【布】 四川成都(91)、河北五莲(29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云南之泸水、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中

  • 郭囉

    读音:Guō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长白山、沾河哈达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郭罗〕(180,260)。②后改为国氏(180)。【人】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马尼之妻

  • 读音:Yǐng【源】 春秋时楚武王建都于郢(故城在今湖北江陵北10里),后因氏(15,17,21)。【望】 江陵(17,418)。【变】 一作〔〕(17)。【布】 北京(91)、江西石

  • 各爾格兹

    读音:Gèěrgézī【综】 裕固族姓。系自“四个马家”部落,似来自柯尔克孜族名之音译,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清末民初改为耿姓(198)。裕固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裕固族》 收载。“各尔格兹”实乃 “

  • 思結

    读音:Sījié【源】 隋唐时回纥外九族第六姓是思结氏(17,60,421)。【人】 思结归国,唐时卢山都督,见《唐书·王君奂传》(21)。历史上回纥族姓氏。为回纥九姓之一。《姓氏考略》收载,其据

  • 扰龙

    读音:rǎo lóng陶唐氏之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夏孔甲,赐扰龙氏。(见《风俗通》)▲<汉>扰龙宗,被董卓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