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uān

【源】①颛帝之孙有颛氏(7,12)。②颛臾之后(12)。③湘西苗族龙姓中包涵有颛、耒等苗姓(116)。【望】济阳(17,418)。【布】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91)、台湾桃园、台北、台中、屏东(68,261)、湖南吉首、河北仓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及临汾、湖北之武汉、云南之陇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云: “颛帝之后; 或颛臾之后。”颛帝,即颛顼高阳氏; 颛臾,春秋时小国,鲁附庸,故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八十里颛臾村。望出济阳。

神仙传》有太玄女颛和 (或称颛顼和)。

猜你喜欢

  • 读音:zàn见《姓苑》。今开封有之。(见《万姓统谱》)南诏有判官赞卫。(见《十国春秋》)

  • 尤斯

    读音:Yóusī【综】 源出不详。广东顺德有此姓(363)。

  • 读音:shì【源】 晋时示眯明之后(60)。见《姓苑》(17,60)。《左传》示眯明作提(Qí)弥明(21,26)。晋赵盾见田首山桑树下有饿人,与之食,此人即示眯明也。后为晋宰夫,晋灵公宴赵盾欲以预先

  • 森濟岱

    读音:Sēnjǐ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撒术歹”。未详其他。

  • 读音:qú【源】 相传伏羲之后有朐氏,见《路史》。朐,故城在今浙江寿昌西北,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11,21)。【望】 齐郡(17,418)。【布】 山东桓台有此姓。【人】 朐邴,汉时

  • 越勤

    读音:Yuèqín【源】 越勤本部落之名,居于跋那山,山在今陕西榆林东北。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其酋率所部万余家归魏,居五原之北,因以部为氏。勤彊双声,古韵相通(70)。故有越彊氏、越勤氏,越勤氏又讹为

  • 读音:jiā【源】 帝喾支庶封于蜀,秦灭之。蜀侯之弟葭萌封苴(故城在今四川昭化东南50里),遂有苴氏、葭氏(17,60,62)。【布】 甘肃永昌有此姓(392)。【人】 葭众,汉时人(15,21)。现

  • 撒剌

    读音:Sǎlá【综】 《五代史》有撒剌阿拨(17,62)。

  • 恒滾

    读音:Hénggǔn【综】 景颇族姓。属浪速支系,居云南潞西三台山,汉姓为金(168)。

  • 子孟

    读音:zǐ mè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公子子孟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21,60)。【人】 子孟卿,齐简公时大夫(6,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