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
【源】 见《姓苑》(21,24)。汉时苦县有颐乡(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南),以地为氏,见《史记·灌婴传注》(60,62)。【布】北京顺义有此姓。【人】颐炅,隋时象川(四川雅安)人,学于郑译(21,24,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史记·灌婴传·注》云: “以乡为氏。汉时苦县(按:其地当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有颐乡。”
隋代有颐煚,象川人,与兄灵同学於郑铎。
【源】 见《姓苑》(21,24)。汉时苦县有颐乡(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南),以地为氏,见《史记·灌婴传注》(60,62)。【布】北京顺义有此姓。【人】颐炅,隋时象川(四川雅安)人,学于郑译(21,24,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史记·灌婴传·注》云: “以乡为氏。汉时苦县(按:其地当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有颐乡。”
隋代有颐煚,象川人,与兄灵同学於郑铎。
读音:Yōugū《姓氏词典》 引 《后汉书》 收载。“汉有优孤涂奴。” 未详其源。
读音:Dòu罕见姓。《汉语大字典》 收载。其注转引《玉篇》云: “鬪。鬪也, 又姓。”未详其源。 “鬪”为“鬭”之俗体。 故当与鬭姓同, 抑或为鬭氏之分族?
读音:Shèrǔguān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厍氏。”《中国姓氏大全》音shèruòguān。一作“库傉官”。
读音:xī【源】 系自己姓。高阳氏之后有修及熙。帝喾使修为玄冥,熙佐之。后世皆以为氏(7,15)。【望】 北地(17,418)。【布】 辽宁沈阳(19)、辽中(293)、山西平陆(298)、北京等地均
读音:Yǒué《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姓觿》注云: “以国为氏。‘帝喾次妃之宗国,后因氏’。”未详其他。
读音:qìng fǔ鲁大夫庆父之后。(见《世本》)
读音:zhí【源】 ①系自姒姓。越王之后有植氏(17,60)。②天竺胡人之姓,盖释种也(7,60)。 【望】 南海、南越(17,21,418)。【布】 广东新兴(316)、顺德(363)、怀集、花县、
读音:Chōngsà【综】 裕固族姓。属罗儿家部落,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清末民初改用汉姓孔(198)。裕固族姓氏。或称 “孔萨”,本为地名,以地名族,以族命氏。后或改单姓“孔”,盖取“孔萨”之
读音:Yánjiā【综】 清正蓝旗满州护军达尔吉之妻为阎佳氏(260)。
读音:Dí【综】 《希姓录》载,的酒,四夷舒通事官(22)。今大陆有此姓(73)。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亦收载,其注称: “元有的福、的探。明有的酒。